曾升海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18年申报成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工作室在曾升海主任医师指导下,张少瑜副主任医师带领全体成员积极工作,于2021年顺利完成国家验收考核。

目前已建成:1.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诊室。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特色处处彰显。2.名老中医药专家示教观摩室。 能同时满足数十人观摩名老中医药专家的诊疗示教活动。3.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室(阅览室)。 注重收集和展示名老中医药专家论文、论著、临床医案、处方等原始资料。4.配置计算机、网络宽带、声像采集系统(摄录设备和编辑系统等)、实时记录设备(录音笔、移动存储设备等)。

在传承工作建设中重视资料收集/整理/提炼工作。1.收集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典型医案(教案)、处方等原始资料30余本,以及开展传承工作过程中的跟师笔记、跟师医案、读书临证心得等相关资料,建立临证经验和文献数据库。2.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资料重点是回顾性临床资料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提炼形成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发表论文多篇。3.结合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胃痛/泄泻/鼓胀等3个常见病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形成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已推广应用于临床。4.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相关课题的研究3项。

工作室人才培养建设是传承重点。1. 工作室负责人张少瑜成为宝鸡市青年名中医,张征/庞鹏宇已晋升主任医师 ,李彦生/罗新军/李红/张峥祥已晋升副主任医师。2.接受外单位进修学习人员27人。通过临床跟师带教、典籍研读、临证思辨探讨、文化学习等方式,培养外单位进修学习人员。3.通过临床研究总结,结合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和现代科研分析,开展厅局级科研1项,市级科研2项。4.举办国家级(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多次。

重视网络和管理制度建设。1.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典型医案、影像资料、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网络共享平台。2.建立日常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跟师带教制度等。

曾升海,男,主任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曾先后赴陕西中医学院、成都市中医学院、重庆中医研究院、西安医学院一附院学习。陕西省第一届名中医,宝鸡市第一届名中医,全国第四批、省级第二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已带徒8名。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兼任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陕西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等职务。自1993年始被聘为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已连聘四届,指导研究生10余名。宝鸡市中医医院内科首席医疗专家。

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复方胃宝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均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在5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始终严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长期的严格要求使他形成了非常严谨的工作风,他总是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接待每一位患者。在他出名之后,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病员遍及宝鸡、西安、甘肃、宁夏等地区。经常为让病人看上病而推迟几个小时下班,从不让任何一位患者失望。因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深知农村缺医少药和经济的艰难,所以临证时,尤其在接诊边远山区患者时,在运用中医四诊时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检测设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仪器设备检查;同时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价廉的药品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能够满足更多的患者找名医看病的愿望,在管理好病房的前提下,挤出时间出门诊看病。他多次拒绝院外多种形式的高薪聘请,坚持留在我院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与他一贯淡泊名利,心存济民的品德关系很大。

在学术特点上,他注重深究医理,重视实践,认为祖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总结于临床,因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脱离临床。在辨治过程中,他审证求因,三因制宜,是辩证论之最具特色的内容,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治疗的满意效果。在诊疗过程中,他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舌诊,辨证首分寒热虚实,再定病位之所在,在平常大量的诊病过程中,不论病情之轻重,均严格按照望、闻、问、切四诊检查,全面考虑,综合判断,而尤以察舌为特长。在临证过程中,注重调畅脾胃气机,认为气机升降出入运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注重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中医辨证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医学辨病治疗的重要参考作用。诊证过程中,充分发扬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思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传统特色优势。

他在从事医道的50余载,学验俱丰,在临床工作中对沉疴痼疾疗效显著,是一位深受患者喜爱的好医生;在科研工作方面他潜心钻研,成果颇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主持研究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胃炎康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口服液”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先后获宝鸡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同时,他还积极从事写作,近年来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复方朱砂七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土苓仙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为代表作。

曾升海主任医师在学术特点上,究医理,重实践。曾老师认为认为祖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总结于临床,因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脱离临床。在诊疗中,强调审证求因,三因制宜。在辩证时,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舌诊。辨证首分寒热虚实,再定病位之所在,在平常大量的诊病过程中,不论病情之轻重,均严格按照望、闻、问、切四诊检查,全面考虑,综合判断,而尤以察舌为特长。在临证中,注重调畅脾胃气机。认为气机升降出入运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辨证中,注重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中医辨证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医学辨病治疗的重要参考作用。论治过程中,充分发扬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思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的传统特色优势。

曾升海主任医师主持研究的治疗慢性胃炎的“胃炎康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口服液”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先后获宝鸡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复方朱砂七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土苓仙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为代表作。

曾升海主任医师非常注重对学生及弟子的培养。他认为中医药要发展,必须新人辈出才行,所以在教学上,他总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他带学生的特点是绝不保守,恨不得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股脑的倒给学生。在教育学生掌握中医的同时,还必须掌握西医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系统的整理中医理论,又在理论的指导下再去实践。这样既可以使理论不致空泛,又使实践不致盲目。同时,在学术活动中,注意提携新秀,帮助后学,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他常常对学生们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言辞之中对后学们寄予厚望。

张少瑜,宝鸡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消化内科1病区主任。 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曾升海学术经验继承人,宝鸡市2011年“青年突击手”称号。

张征,主任医师,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肝脏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四批老中医曾升海学术经验继承人。

庞鹏宇,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兼职教师,出生于中医世家。

罗新军,硕士研究生,消化内科2病区副主任医师。陕西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经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袁元,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委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成员,陕西省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后备传承人,师承于省级名老中医曾升海主任医师,进修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红,消化内科1病区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2011年参加工作,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于江苏省中医医院学习,北京友谊医院脾胃,肝病科及胃肠镜室进修学习1年,并于西京医院短期进修内镜下早癌诊治,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消化、肝病、肠道常见病的诊治

王沁易,中共党员,宝鸡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1病区副主任医师(西医内科),三代医学世家。2005 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 年毕业第四军医大学,在职研究生,跟师著名消化病及内镜专家张宏博教授。

张峥祥,男,39岁,现任宝鸡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1病区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专业)。 2010年5月至今长期在脾胃肝病科工作。

徐文江,徐文江,男,主治医师,学士学位。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肿瘤全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名老中医曾升海主任医师学术经验继承人。

褚亚红,主任医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2011年取得新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硕士学位,2023年6月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重症骨干医师培训,发表论文10余篇,师从省级名老中医曾升海主任医师